中美运费大涨,但不是供应链危机重演|德鲁里|航运|货物吞吐量|赫伯罗特|运费|集装箱|马士基

解说技巧 2024-06-01 03:50:33 浏览

“对于远东到北欧和地中海的航线,我们预计整个行业二季度的运力会损失 15%-20%。” 航运公司马士基 5 月 6 日称。持续的中东冲突迫使公司避开红海、从好望角绕道,被拉长的航线意味着无法及时装、卸货,和额外的燃料消耗。

中美运费大涨,但不是供应链危机重演德鲁里

受供给紧缩影响,全球海运市场迎来 2023 年底以来第二次上涨。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WCI)本周上涨至每 40 英尺 4226 美元,是去年同期数据的 1.5 倍,并且超过 2019 年 1420 美元的均价。近三个月,这一数字已上涨约五成。

上海出口至欧洲和美国的集装箱运价本周以 2%-5% 的幅度上涨,同时亚洲港口拥挤的现象也在持续,后者是因为承运商找不到合适吨位的船来填补每周的缺口导致时间表破碎,叠加天气恶劣。据航运公司,船只在上海和新加坡需要等待 3-4 天,拥挤的港口也意味着发货方得提前备货了。

一位货代经理告诉我们,现在从东亚开往欧美甚至非洲的货船舱位偏紧,往年 70 天就能来回一次欧洲和上海的船,现在可能出去 100 天都回不来。船回不来,自然空箱子也不回来,因此造成了阶段性的运价飙涨。

出口至上海的航运价格不变或有所降低,归因于巴拿马运河的限制。但 6-9 月的航运旺季即将到来,德鲁里预计下周除中国以外的运价也将上涨。

据德鲁里数据,主要航线的运价已经上涨一个月,中东冲突外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需求端的海外生产、消费复苏。我们此前提到,由于对商业环境和劳动力市场更乐观,美国 5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上扬,跨太平洋航线就受到北美市场需求拉动,预测会涨到年底。欧盟经济复苏超预期、大概率早于美国降息。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自 3、4 月站上荣枯线后,5 月环比下降 0.9 个百分点至 49.5%,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不过需求端对集装箱价格的影响往往滞后。

认为冲突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至 6 日已额外租赁超过 12.5 万只集装箱,每趟航程的燃料消耗量也增加 40%,这些会加进客户的附加费。

2020 年因为长期以来的产能紧缩和突如其来的需求暴增,全球运价大涨、一箱难求。眼下因为红海事件,运价再次大幅上行。这次不太一样的点在于除了短期供需错配,还有欧美需求环比改善,以及船公司在长协签订期有控价意愿等因素。(徐煜萌)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