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豪:清醒玩家|奥运|滑雪|冬奥

澳门天机 2024-05-12 05:14:17 浏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张嘉豪清醒玩家奥运滑雪冬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年前,张嘉豪开启了一个人的冬奥之旅,遗憾的是,那次他没能站上北京冬奥会的出发台。

北京冬奥结束,张嘉豪陷入转行和择业的焦虑中。有一次,他刷到了一条国外野雪比赛视频,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太酷了!于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出现在张嘉豪心中,他冲击的想法并没有破灭,这次他换了个项目——野雪。

天性爱玩儿的张嘉豪夏天参加了综艺节目《我可以47》,成为了张雨涵的队友,但是早早就被淘汰了,“我连游戏规则都没搞明白,纯粹就是去玩儿了一把,队友们可能都挺嫌弃我的。”

就是这样一个28岁男孩,把自己从学渣玩儿进了大学;玩儿到了黑龙江省队,成为体制内的一员;还玩儿出了不少的赞助商。

在采访的尾声,他承认:自己往上走的每一步,都琢磨过、判断过、规划过。

张嘉豪17岁才第一次接触,很多与他同龄的选手17岁时已经开始参加巡回赛,但跟大多数滑雪运动员职业路径不同,张嘉豪算是典型的半路出家。

在做滑雪运动员前,张嘉豪在凯宾斯基的面包房做了3年面包,他的爸爸就是老面包师傅。张嘉豪毫不掩饰自己是个“学渣”,他用略带自嘲的语气说,自己连中考都没去,几个哥们儿约定好报个厨师中专,目的特单纯:这样哥儿几个以后还能在一起玩儿。

“当时学校教我们切土豆丝,刚开始我们切一个扔一个,后来被老师发现了,就开始给我们规定重量,发2斤土豆至少要切1斤8两才算过关。”

跟大多数打工人的心态不一样,张嘉豪没想过要在酒店的厨房里待一辈子,他说自己从小爱玩,总想着能不能把一件事玩好一点,玩了1年轮滑之后,命运的天枰终于给了他这边一颗小小的秤砣——张嘉豪第一次去了雪场。

第一次滑雪,张嘉豪就爱上了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比起枯燥的厨房工作,雪场带给张嘉豪的成就感和存在感强烈多了。他发现自己滑雪有点儿天赋,想完成的动作很快就能学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滑雪能带给我正反馈,别人觉得我干什么都不行,但是干这个好像还可以。

第一次参赛他就拿了南山公开赛第九名,这种不间断的成就感和刺激让张嘉豪上瘾。晚上,他是酒店平平无奇的夜班面包师傅,但早上7点一下班,他就从亮马桥坐地铁去顺义的雪场琢磨更难的动作。时间久了,张嘉豪开始到精力不够用了,他索性把面包师的工作辞掉,找了一个民宿做前台工作,“这个工作好就好在,上24小时休48小时。每个月3000块钱工资。”

这多1天的训练休息时间让张嘉豪进步神速,当年的南山公开赛张嘉豪拿了第二名,一跃挤进了国际组,他可以跟世界各地的好手同台竞技了。

没过多久,张嘉豪有了第一个赞助商。品牌每月给张嘉豪2500元赞助费,“有人发钱让你滑雪,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张嘉豪立刻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全职滑雪的日子,每月2500元如同滑雪路上的雪中送炭,所以到现在,张嘉豪都在穿他们家的东西。

但2500元的月收入还是不够,张嘉豪几乎每次比赛回来都会变卖奖牌、赛事组发的奖品、雪服雪裤,以此支撑继续滑雪的开销。

2022年北京冬奥结束,张嘉豪身边一起滑雪的兄弟陆续转行,大多数去当了教练,张嘉豪也开始面临转行和择业的焦虑。他说如果稳妥一些就去当教练,水平完全够用,但他始终不甘心,有一次,他无意间在ins刷到了国外野雪比赛视频,他被吸引了。

这太酷了!这是张嘉豪的第一想法。滑野雪不比普通的滑雪,一条赛道,无穷多的路线,如何从山顶安全快速地滑到山下,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路线规划。如果说冬奥的滑雪赛场比拼的是技术力,那么,野雪赛事更多依靠的是参赛者的经验。

一个疯狂的想法也慢慢出现在张嘉豪的心中,即便野雪没进奥运,也要趁着自己还年轻去试一把,或许有一天能从珠峰滑下来呢?

张嘉豪说那时国内并没有很多人接触野雪,自己中专毕业的文凭硬是啃着英文参赛手册一站一站报名、研究规则和路线。

但同时,相较于奥运雪场专业的赛道,野雪自由的特点也决定了它会比传统滑雪项目的危险系数更高,张嘉豪说自己亲眼目睹过死亡与人擦肩而过。

那是在欧洲的一次道外野雪,本来路线是没问题的,但是同行人半路说想探索新区域,于是独自离开了,张嘉豪抵达集合点后等了许久,同伴一直没出现,无线对讲喊了一遍又一遍都是无应答,张嘉豪心想,坏了,要出事。

再见到这个同伴时,他已经是濒死状态——全身13处骨折、肺部被刺穿、体温低到29度,再低2度人就死了。

“我最坏的结果都想好了,因这个事出现的任何后果,我都能够接受。”

张嘉豪的奶奶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对寻常28岁的人来说,催婚催生已经成为无法避开的话题,但张嘉豪并没有这个打算,他回答奶奶:“你孙子现在得玩命,其它的,都得往后推。”

然而对张嘉豪而言,玩命从不等于盲目往前走。今年10月,他和好友首次挑战金银山,大雪封山,半山腰起了浓雾,整座金银山只剩张嘉豪同行的三人。当时三人已经抵达c2,山顶就在眼前,张嘉豪犹豫后还是决定下撤。“我追求的状态是能够为想做的事付出一切,并不是一瞬间人就死那了。”

他曾对身边人说自己游戏人间最大的底气就是“爸爸还年轻,姑姑还年轻,我还有两个哥哥,如果家里出了什么事,他们还能扛。”家人代替张嘉豪承担了一部分世俗的社会性义务,让他能够没有负担地追求梦想。

父与子互相认可的前提也很微妙,张嘉豪说自己从初中起就被爸爸放养管理,因为管不了,索性不管了。最开始,滑雪在张爸爸看来就是不务正业,不如面包房的工作。但今年,父亲的态度转变了,因为张嘉豪被特招到北体大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张爸爸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儿子还真能玩儿进了大学?

“他不说,但我能感觉到他那会儿心里挺高兴的。”张嘉豪说。

不愿遵从父亲规划的人生,玩得很疯的张嘉豪却从未落下为自己规划未来的脚步。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我当时还在酒店上班的时候,特苦特累,最累的活一般都给我,但是我白天要去滑雪就睡不了多久。到了晚上值班特困的时候,我一想下了班能去滑雪、能练什么动作,一下子就兴奋了。其实我也可以去找雪场的工作,挣得可能比酒店还多点儿,但我害怕天天待在雪场,让自己没有那种兴奋和冲动了。”

如此害怕失去冲动的张嘉豪也曾思考过是否要成为一个全职滑雪运动员,他反复确认了自己对滑雪的热爱和冲动不会随着日复一日的全天候训练而被打消,才决定当一名专业滑雪运动员。

走向“体制”也是张嘉豪为自己选择的保障之一,他说自己那会儿为了蹭专业场地天天拿自己在面包房做的面包送给教练,还能“交换”一些免费的指导。直到免费指导他的教练有一天问他要不要加入黑龙江省队,当时张嘉豪第一反应是:不用再蹭场地,可以省掉雪票钱了。

从面包房小工到业余滑雪高手,再到职业滑雪运动员,直到转项野雪冲击米兰冬奥和珠峰。看似疯狂且随心所欲的张嘉豪,每一步都是在他的反复确认和思考下缓缓运行的。他似乎有点幸运,追逐梦想的旅程中,他的每一分思考和努力都有所回报,最终转化为支撑他继续往下走的本钱。

近2个小时的对谈中,张嘉豪提起过几次自己最自豪的事:“如果哥们儿手上有两张牌,哥们儿敢全推。”这两张底牌也正是张嘉豪的底气所在——支持他的家庭,以及疯狂却时刻清醒的头脑。

张嘉豪说,爬山爬得高了再往下看自然会害怕,不如趁着不知道爬了多高继续往上走!但是往上走的每一步,他都琢磨过、思考过、判断过。

我们问他为何对奥运和珠峰有这么深的执念,张嘉豪说:“答案还在路上。”

吉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24-05-11 11:04:46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4-05-11 22:54:43

网易号社区管理员 2024-05-11 17:58:38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