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广东建科过会近9月仍未提交注册,控股股东曾被判强制执行|ipo|深交所|招股书

澳门天机 2024-05-12 05:11:43 浏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创业板IPO广东建科过会近9月仍未提交注册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与曾经的大客户20余次对簿公堂,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建科”)与恒大集团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

深交所官网显示,广东建科于2021年12月30日申报创业板IPO获受理,并于2023年8月17日上会通过,但时隔近9个月,其仍迟迟未能提交注册。

从业绩来看,2019—2022年,广东建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20年和2022年净利润均同比大跌逾三成,业绩成长性存疑。

根据招股书和天眼查的资料,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广东建科控股子公司合计遭6次行政处罚,其控股股东还在2022年被法院判决强制执行。此外,鉴于合同纠纷,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3年7月11日),广东建科起诉恒大集团下属企业相关案件或仲裁已立案27起,其中已作出相关判决的案件有25起。

4月28日,就业绩下滑、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控股股东被法院强制执行等问题,时代商学院向广东建科发函询问。5月11日,时代商学院再次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对上述问题予以回复。

拥有全国最大的民用建筑风洞

招股书显示,广东建科的主营业务为建设工程领域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是广东省大型建设科技服务提供商。其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标准超过4100本,掌握检测参数达33047个。

此外,广东建科还持有检测仪器设备约7700多台(套),包括全国第一个和全国最大的民用建筑风洞、华南最大的多功能幕墙检测箱体。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广东建科及其子公司拥有专利415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356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净利润两度同比大跌逾三成

从收入规模来看,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广东建科2020年和2022年的净利润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同比减少逾三成。

具体来看,根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广东建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49亿元、11.15亿元、11.54亿元、10.72亿元、4.97亿元,整体呈下跌趋势;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1.18亿元、1.51亿元、1.02亿元、0.3亿元,整体同样下滑明显。

从业绩成长性来看,广东建科的表现算不上理想。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其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2.36%、3.44%、-7.07%、7.58%,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0.02%、30.43%、-33.98%、-6.25%,波动较大。

4月3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规则。其中提到,要强调创业板成长性要求,将创业板定位评价标准中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指标由20%适度提高至25%,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而广东建科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6.49亿元降至2022年的10.7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为-13.19%;净利润从2019年的1.97亿元跌至2022年的1.0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为-19.7%,其恐已不符合深交所最新发布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关于创业板IPO企业成长性的要求。

从业务区域来看,广东建科主要深耕广东地区。而当前广东省建设工程检验检测服务行业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省外企业不断进入广东市场,广东建科的业务拓展压力较大。

整体来看,近年广东建科在广东地区的收入几乎停滞不前,2022年的收入甚至出现下滑。2020年至2022年,其来自广东地区的收入分别为10.34亿元、11.12亿元、10.35亿元,2022年同比下滑6.92%。

在省内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广东建科试图开拓省外市场,但是从收入来看,省外市场对其业绩的贡献仍较小,且出现收入倒退的情况。

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来自广东省外的收入分别为6370.68万元、3405.94万元、2458.11万元,2022年的收入已不及2020年的一半,且当年营收占比仅为3%。

本土业务失守,省外开拓不力,广东建科未来的业绩成长性自然引人担忧。

在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深交所也要求广东建科说明报告期内来自广东省外的收入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要求广东建科在招股书中作出相关风险提示。

除了成长性存疑外,广东建科控股股东和子公司在合法合规经营方面也问题不断。

广东建科的控股股东系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建工控股”),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3年8月10日),其持有广东建科73.62%的股份。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建工控股存在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的记录。根据(2022)粤0605民初27607号,2022年11月,建工控股被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涉及金额高达538.53万元。

此外,根据第一轮问询函的回复文件,报告期内,广东建科的控股子公司也屡屡违规,总计受到6次行政处罚。其中,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建科工程”)作为受罚主体的行政处罚有2项,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下称“建工监理”)有3项,广东建科源胜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下称“建科源胜”)有1项。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应急管理局于2020年1月2日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南)应急罚[2019]351号),建工监理因未尽监理职责,没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8·12”狮山官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南海区应急管理局对建工监理处以20万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8·12”狮山官窑机械伤害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此外,2020年1月21日,建科源胜因检测取样方法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被东莞市水务局罚款1万元。

2021年1月15日,广东建科全资子公司安全生产杂志社还因逾期申报2018年房产税,被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天河区税务局罚款2000元。

以上关于服务质量和经营合法合规性的问题,引起了深交所的重视。

在第一轮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广东建科说明是否存在关于服务质量、检测效力、结果公信力等方面的质疑,与客户或报告使用方是否存在关于服务结果的异议、纠纷或潜在纠纷,是否曾因服务质量、安全事故等原因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的情形。

在第二轮问询函中,深交所继续追问,要求其说明检测、监理服务的安全生产管控措施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行业规范作业及防护要求,是否有效规范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流程并确保安全生产。

除此之外,广东建科与恒大集团“相爱相杀”的戏码同样值得关注。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末,广东建科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分别为-1761.44万元、-3151.88万元、-4813.94万元,其中,2021年主要是由于将恒大集团相关的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在2021年末全额计提坏账损失。

针对部分恒大集团下属企业存在拖欠公司检测费的情况,广东建科在招股书中称已陆续进行了起诉。截至2023年7月11日,广东建科起诉恒大集团下属企业相关案件或仲裁已立案27起,其中已作出相关判决的案件有25起。

招股书还显示,截至2022年末,广东建科应收恒大集团及其关联方款项账面余额为863.7万元,已100%计提了坏账准备,广东建科表示预计该款项无法收回。

网易号社区管理员 2024-05-11 17:58:38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