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累计促成大赛企业获得投融资322亿元!第六届广州创投周收官之战冠军巅峰对决圆满落幕!|创新创业|科技有限公司|科创

澳门天机 2024-05-20 01:59:29 浏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六年累计促成大赛企业获得投融资322亿元第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要创业来,要创新到广州!”9月27日,随着一声整齐响亮的双创口号响彻会场,第六届广州周收官之战冠军巅峰对决——第十一届中国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2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下称“大赛”)成长组总决赛,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是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广东省科技厅指导下,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各区科技主管部门、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办,并在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特别支持下举办。

赛事通过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南方+、广州电视台、广州科技创新视频号、大湾区创新视频号、抖音、yy、微赞10大媒体平台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全网在线观看总量近300万人次,彰显了广州双创事业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激情,扩大了广州双创的影响力和社会参与度,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双创”活力,助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本届大赛共吸引了3284家广州市科技企业参加,经过初赛、复赛,450家参赛企业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广州赛区决赛。依托大赛平台和契机,第六届广州创投周自9月15日启动,分别走进广州天河、南沙、黄埔、番禺等区进行大赛六大行业初创组总决赛及成长组企业半决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六大行业78家初创组企业一决高下,完成了初创组总决赛的博弈。48家成长组企业成功闯入大赛成长组总决赛,展开冠军巅峰对决。

除了精彩赛事,创投周期间,在广州市科技局指导下,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联合各区科技主管部门、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创投机构、科研院所等组织科技金融精准面对面、中银+、CEO资源对接会、科技成果对接会等系列创新创业创投活动,为大赛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成果转化的“首选地”,科技创新的“强磁场”,金融发展的“聚宝盆”

六年累计促成大赛企业获得投融资322亿元

如今,广州科技创新正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广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广州市科技局通过实施“六大重点行动”,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力促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演进。

广州市科技局每年安排财政经费1亿元,用于奖励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获奖企业,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获奖企业。自2017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比赛以来,共举办了六届广州创投周活动,依托大赛平台联动股权投资基金、信贷风险资金池、科技金融工作站、科技金融特派员等创新要素给参赛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成效明显,已促成大赛企业获得投融资金额高达322亿元。本届创投周,金融机构共为参赛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超60亿,再创新高。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石鹏飞在总结致辞中表示,本次巅峰对决让更多的科创元素聚集到广州创投周,让具有创新实力和硬科技的企业被看到、受关注、共成长,这也是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第六届广州创投周活动闭幕了,但创新创业工作、科技金融工作将继续发力,不言落幕。我们将持续助力广州创投周平台成为广州成果转化的‘首选地’、科技创新的‘强磁场’、金融发展的‘聚宝盆’。”石鹏飞说道。

六大赛道“黑科技”百花齐放,彰显广州“双创”活力

基因递送、半导体元器件、碳排放物联网监测、ECU(电子控制器/行车电脑)、人工分析晶体……赛场“黑科技”百花齐放,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六大赛道的48家企业,强强对弈,激烈角逐,尽显风采,充分展现了前沿科技发展态势及广州科技创新成就,进一步彰显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作用和地位。

最终,广州先艺电子、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诺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埃文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鹏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鼎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当天六大行业第一名(最终排名以尽职调查后广州市科技局公布为准)。

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作为2017年大赛就曾参加过大赛的企业,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整个行业的发展跟2017年比,优秀的企业明显更多了,企业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原创性更强。我们公司本身过去这五年也有了比较大的成长。当年公司刚成立,我们提的主要是一个概念,过去五年把这个概念付诸现实,并且不断发现新的需求,通过科研市场的引流,衍生出其他服务。通过大赛,专家的指导让我们能够获得更多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信息,参赛也可以看到同行的发展情况,能够更好的了解行业,为行业服务。”云舟生物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蓝田博士说道。

“今年能进入总决赛,我特别激动,现场强者如云,我们结识了很多同行以及投资机构,可以相互切磋学习。双创大赛为我们提供了进行业务推广和宣传的机会和平台,使我们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青睐,后续或有更多合作的可能。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番禺区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申报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和细心的指导,感谢政府对我们双碳工作的支持。”广东埃文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国辉说道。

大咖评委助阵加持大赛“强磁场”

教学相长为企综合赋能

本次巅峰对决邀请了来自上市公司、大院大所、行业专家、全国知名投资机构等专家评委,银行、服务机构、券商等大咖深度参与,在比赛之余为企业链接创新资源要素。

来自西安的大赛评委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思申表示,每个行业脱颖而出的八家决赛企业质量都比较高,具有很好的成长性。“作为中科院发起成立的硬科技投资机构,重点关注和投资的也是硬科技企业。今年也将联合广州相关的政府引导基金共同设立硬科技投资基金,我们对广州和珠三角地区的创新创业企业会加大投入,加大关注,希望能与大赛的优秀项目建立合作,后续我们也将保持跟进。”张思申说道。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往届大赛优秀企业代表,本次创投周巅峰对决受邀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评委阵容。从参加大赛,到成长为上市公司,再到参与大赛评审、投资大赛企业,云从科技这一大赛的“成功案例”和领头的模范样本,为大赛注入了更多创新的血液,为大赛企业赋能。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战略总监姚志强表示,广州有非常好的科技创新政策大环境以及资本市场环境,有更多开放的应用场景帮助企业去落地,在这方面广州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企业在参赛过程中,通过评委的提问,可以帮助每一家企业去梳理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闭门造车,我们当年也是这样,有很多专家评委帮助我们去挖掘问题,我觉得这是很有用的、非常实际的帮助。第二,大赛的品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通过大赛增加企业的展示度,可以让企业受到更多资本的关注,比企业‘单打独斗’找投资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姚志强说道。

对于选手和评委这一身份的转变,姚志强说道:“做评委其实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我们在台下看到企业路演展示的内容,其实也是有启发和学习意义的。比如让我印象较深的深声科技的元宇宙虚拟人项目,以及先艺电子的半导体碳化硅IC载板(AMB),让我感受到要抓住时代的机遇,瞄准新的技术迭代,或者产生一些创新的用户体验,或者能够快速降低使用者的成本,也让我们反过来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

赛后政产学研金用服“一条龙”服务

助力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比赛现场设立大赛企业专属需求对接区,每一家企业路演完将会在此进行与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国银行、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的“多对一”精准对接,全方位覆盖企业政策、融资、贷款、产业、技术等需求。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表示,创业维艰,创业者经验不足、对市场了解不充分、资金不充裕、商业模式不成熟、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依托大赛平台,广州创投周为企业链接政策、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科创要素,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环环相扣的科技创新生态闭环。“希望大赛对于科创企业来说,是‘扶上马送一程’,是锦上添花,也是雪中送炭,让企业感到温暖。”秦海鸥说道。

比赛结束后,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石鹏飞,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的见证下,五家大赛企业和投资机构现场进行投资签约。包括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仕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为实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金额超3.5亿元。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打通企业融资渠道,为科创型企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在创投周期间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动打造“中银科创+”活动,为大赛企业提供投贷债一站式精准金融服务,为企业发展腾飞注入金融动力,助力广州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打造广州科技金融生态。

现场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中一农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先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炬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载诚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家大赛企业分别进行1000万元授信签约,并计划为2022年双创大赛企业提供授信支持60亿元。

最后,现场启动了广州科创产业私董会,覆盖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科创企业家社群。为湾区的科创企业董事长、高管提供战略规划、研发管理、组织变革、股权激励、创新转型与升级、国内外经济大势等核心课程,并引入湾区优质资源,在“政产学研金用服”全链条上提供精准服务。

“广州创投周,从多年前的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问题,不断升级迭代为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为企业综合赋能,让融资、贷款、上市水到渠成。在大赛结束后,我们将为企业持续对接,做时间的朋友,打造‘永不落幕’的创投周。”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说道。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